不經不覺,港九潮州公會中學校長陳淑英踏足教育界已21個年頭,回望成長歲月,陳校長笑言,很多親戚都難以想像一個小時候經常打架、偷錢以及被老師記大過的頑皮女孩,搖身一變成為一名中學校長。陳校長感激出身基層的父母憑藉堅毅的打不死精神,將3名子女教育成材。
我生長在一個貧窮家庭,父母在內地做農民,早年偷渡來港,我跟妹妹在鄉間由祖母照顧。
陳校長娓娓道出童年往事,當爸媽在港安頓后,6歲的她拖著妹妹跟蛇頭從深圳山頭偷渡來港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當時大約是1982年,父母的知識水平不高,安排我們從山路來香港,現在回想其實當時都很危險的。
家貧住板間房寮屋
順利來到香港后,生活也不平坦。陳爸爸在地盤干粗活,媽媽則甚么工作也去做,車衣女工、淋花、掃街……都做過。當時一家住過板間房,隨后跟舅父一家合力買了一間寮屋,兩家人住在同一屋檐下。
初來埗到,陳校長由小學一年級起步,但其他同學早在幼稚園階段已學曉26個英文字母,甚至一些簡單生字如apple等已滾瓜爛熟,陳校長這時才由零開始。加上廣東話口音不純正,有時候會惹來同學們的取笑,對于一個6歲的小女孩來說,要適應新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知道是否這個原因,小女孩變得非常頑皮。
小學時曾試過一星期內記大、小過和缺點,甚至老師要我停課。
陳校長還記得當年曾有老師跟被安排坐到她旁邊的插班生說,不要跟自己玩,因為她太頑皮。陳校長說當時的她做盡偷竊、打架,講大話、冒簽之事,她的「事跡」甚至成為每次親戚聚會時定必討論的話題。
尤其媽媽那邊的親戚,事緣當時跟舅父一家居住,我試過靜悄悄偷了舅父的錢……
雖頑皮事做盡,但當時的陳校長并不壞,而且,急起直追下,讀書成績并不差。
講粗口、吸煙等壞事我沒有做。加上學校老師很用心教導我,知道我連26個字母都不懂,就一直追住要我讀懂為止,小學階段我通常都考20名之內。
性格規律投身教育界
因為家住的寮屋位于港島區,陳校長隨后被派到區內一所band 1中學,升中后學業成績愈見進步。沒多久陳校長一家搬到馬鞍山居住,曾獲區內band 1中學取錄,因緣際會下并沒有入讀,繼續在原校多讀一年,才轉到馬鞍山潮州會館中學繼續學業。直至考入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其后投身教育界,一做就是21年光景。因為家庭及成長背景,當年陳校長擇業時最大考慮是穩定性,加上自覺不適合從事商業工作,故選擇了教育界。
陳校長自言父母對她的人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和啟發,尤其是他們的刻苦和堅毅精神。陳爸媽一生堅毅努力工作,為孩子付出,陳校長也看在眼內。
為了撫養我們3兄妹,爸媽甚么工作也去做,就是有段日子爸爸身體不適,真的很辛苦他才休息,要不然他還是每天如常要上班去的。爸媽也常說,做甚么工作也有各自的困難,惟有努力解困,困難就不成困難了。
陳校長也感激父母對子女的愛,當年年幼頑皮的她經常被親戚談論,但爸媽從沒有因此偏心其他弟妹而不愛钖她,他們是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一個子女。陳校長是大家姐,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妹妹是會計師,弟弟是外科醫生,3姐弟都獨當一面,陳爸媽當年含辛茹苦的付出,得到上佳的回報。
教學生涯難忘事
從事教育工作21年,當然會有不少難忘事,陳校長表示,不少學生都令她印象難忘,不少舊生畢業多年仍跟她保持聯絡,過時過節及她的生日,也會拖男帶女找她吃飯聚舊。
記得曾有一名初中女生在日記中跟我分享她懷孕了,當時也是初出茅廬,第一時間想到要如何處理,女生家住屯門,我很深刻印象自己一大清早替她跑到灣仔家計會排隊輪籌作身體檢查,當時自己站在街上也感到有些尷尬。
記者:陳淑儀;校長:港九潮州公會中學校長陳淑英